如何節約和控制食堂承包服務的成本?
由于許多企業職工食堂合同規模較小,職工食堂的成本核算要么缺乏形式,要么簡單照搬一般餐飲企業的核算方法,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效果并不理想,會計數據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食堂的盈虧情況,成本的控制和監督是不可能的。
從長遠來看,為食堂貪污、欺騙、浪費打開了一扇便門,給食堂承包服務帶來了極大的弊端和隱患。因此,如何根據內部職工食堂的特點來控制食堂的成本,是許多中小企業職工食堂面臨的問題。中小企業職工食堂成本核算的特點:
一、大部分成本是購買肉、蛋、菜等食品和副食品的支出。采購渠道復雜,采購對象不固定,不易取得標準化票據,原料使用過程不易量化控制,菜品成本難以準確計算。
二、企業對職工食堂有一定的補貼,補貼存在多種形式的現金和實物補貼。會計處理不當將嚴重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三、許多員工食堂也考慮到餐飲的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復雜性。根據以上特點,從節約成本和成本控制監督兩個方面提出了職工食堂的四種解決方案。
中小企業職工食堂伙食費的計算,不能像飯店那么復雜。一般來說,它是由現有的原材料制成的,以便客人在經濟利益的基礎上可以吃得很好。因此,對于一般的客人用餐,我們可以采取餐飲的形式,即設置幾個檔次的用餐標準,只為每個標準規定一些肉和幾種蔬菜,而根據現有的原料,由廚師合理地控制特定的菜肴搭配,這樣不僅可以節約生產成本。
吃飯的時候,還能節省管理費用。對有特殊要求的餐食,可在餐飲的基礎上增加高檔菜肴,并可單獨評估高檔菜肴和餐食飲料的價格。上述核算方法不僅可以減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而且可以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首先,要明確單位補貼的核算。補貼對象是在食堂吃飯的員工,而不是食堂本身。因此,食堂在計算單位補貼時,不允許直接將補貼記入收款賬戶,而應先記入往來賬戶,待有實際成本時,再將相應的補貼轉入收款賬戶,向員工收取兔費(發放餐費門票)或免費用餐。如果單位補貼直接計入收入主體,會造成食堂成本核算混亂。
由于單位補貼因素的存在,一方面,餐費定價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其實際成本,另一方面,食堂成本核算數據不能正確反映盈虧情況,導致企業和職工未能對食堂成本管理進行有效監督,而食堂在餐費核算中也失去了重要意義,為食堂的腐敗、欺詐和浪費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果補貼按人頭直接發放給員工,企業補貼員工伙食的初衷就會喪失,成為一種普遍的員工福利。為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我們可以采取按餐數對員工進行補貼的方式,如:每餐補貼3元,按月統計打員工餐卡。這樣,食堂仍按實際餐費定價,員工只要在食堂吃飯,就可以享受補貼。